中国绿色时报7月27日报道(作者尹卫国)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专程赴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调研植树造林、湿地保护、森林防火、绿色发展工作,他强调要大力宣传塞罕坝林场植树造林的重大成就和感人故事,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激励全国人民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塞罕坝林场位于海拔1500多米的高寒地带,自1962年建场至今半个世纪,经过几代人不懈的艰苦奋斗,把一个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高原沙漠,建设成塞外江南,创造了惊人的绿色伟业,取得了巨大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双赢与协调、和谐发展。据中国林科院评估,被誉为华北绿宝石的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可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百万余亩林海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成为护卫北京天津等华北城市的森林堡垒。
塞罕坝森林净化空气的效果也非常明显,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与此同时还取得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塞罕坝林场现有林地面积112万亩,比过去增长近5倍,林木总蓄积量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增长30倍,累计为国家提供木材192万立方米,据评估,目前林场森林总资产价值为202亿元。同时,森林旅游、多种经营也成绩斐然,每年可创造价值6亿多元,塞罕坝林场被国家授予5A级森林旅游公园。不久前,一位诗人去塞罕坝旅游,林场的美景令他陶醉,他在诗中写道:塞罕坝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此言不虚,如今的塞罕坝已经成为景色优美、气候宜人、满园绿色、生物多样性的天堂。50多年来,塞罕坝人用坚强的意志、科学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艰苦创业信念,在荒寒遐僻的塞北高原营造了一个绿色家园,演绎了荒原变林海、沙地成绿洲的人间奇迹,树立了林业建设史上的伟业丰碑,而且培育了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成为激励塞罕坝人的精神动力与灵魂。塞罕坝绿色发展充分诠释和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典型意义与示范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书记用简洁、形象的比喻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及价值观。
塞罕坝林场几十年矢志不渝植树造林,呵护生态的实践说明,保护好生态,生态就会馈赠和反哺人类,建设绿水青山,青山绿水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笔者以为,全面、准确、科学地理解和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需要从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是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创大业。塞罕坝林场建设初期,条件十分艰苦,漫天风沙,冰天雪地,冬天最低温度达零下42.8℃,369名创业者满怀将荒漠变绿洲的豪情壮志,以大无畏精神与天斗、与地斗,伏冰卧雪,住的是干打垒,吃的是全麸黑莜面和咸菜,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将荒芜的沙地建成了人工林海,这说明勇于付出就会有丰硕的回报。其次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全力呵护绿水青山。
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绿色发展关系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和13亿人民福祉,绿水青山是弥足珍贵的资产与财富,保住绿水青山,就能带来金山银山,失去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必然成为泡影,因此决不能用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破坏生态必须坚决追究责任。日前中办国办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并对相关责任单位及领导干部严肃问责,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捍卫绿水青山的坚强决心,也是振聋发聩的警钟,警示各级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敢于担当、负责,积极作为。
本文来源:全民购彩大厅首页-www.npocull.org